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聚四海之气 融八方之力 增创新效能
——中国气象局深入推进局校合作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3月底,春风浩荡,草木蔓发。来自气象部门、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齐聚江苏南京,共同探讨深入推进局校合作,促进气象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发展。

开放与合作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就在一年前,中国气象局局校合作工作会议召开,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一年来,中国气象局与高校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谋合作,探索务实合作机制、协同攻关“卡脖子”难题、强化人才培养,打开新的合作局面,一体推进气象科技、教育、人才工作。

形成“一盘棋”——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既同根同源,又同轨同向,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气象这项科技型事业中,更需局校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和共同培养人才以双向赋能。

中国气象局党组高位部署,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局校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积极争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气象发展。2023年,中国气象局与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期又与北京工商大学开启战略合作。目前,中国气象局合作高校已达31所。

合作局面更加开放,各方迈进同向飞驰的轨道。在联盟平台推动下,截至目前,联盟已有62家成员单位,包括26个气象部门单位、35所高校、1个科研院所,联盟成员单位经常性进行协商对话,开展协同创新,促进科教资源共建共享。

当更多力量融入气象高质量发展时,更需要务实的合作机制来保障。为此,中国气象局建立“一校一策”台账管理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压实责任,构建了更为高效紧密的互动互惠合作机制。

同时,全国各地气象领域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搭建起四通八达的路与桥。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分别围绕各地区各领域的科研业务需求,与81所高校签订了148份合作协议。不少地市气象部门围绕地方特色需求,与高校共同研发新技术以转化新成果。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兰州大学等高校深度参与中国气象局科研院所改革发展。

拧成“一股绳”——

协同攻关核心技术,共同奔赴新领域新赛道

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特别是围绕气象卫星、雷达、数值预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及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以研发平台、创新团队、试验基地为重要纽带,广泛而深入开展局校合作,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多项成果。

数值预报是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芯片”,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聚焦数值预报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干的合力。在探测领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与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4所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的多个算法在业务软件集成应用。

攥指成拳。气象部门与高校合作获批1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高校牵头承担29项气象联合基金、气象局揭榜挂帅项目,有力促进了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围绕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城市安全等领域,11所高校牵头承担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题研究项目。在第四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预试验、淮河流域第二次大气科学试验等大型科学试验的背后,多方共同发力,向科学高峰发起冲锋。同时,气象部门与高校共同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壮大了创新团队人才队伍,集聚了各单位研发优势。

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创新的链条也更加完善,诸多科技成果得以从科学研究走向应用实践、深入祖国大地。据统计,2023年,129个高校研究成果在气象业务中转化应用,有力支撑了高水平基础气象业务能力提升。

聚成“一条心”——

夯实人才基础,推动学科建设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山西师范大学和喀什大学增设大气科学专业,新疆农业大学增设应用气象学专业。

这是山西省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局校合作、促进气象人才源头培养的决策部署,是在中国气象局人事司的指导下,积极推动本地有基础的高校加强气象类专业建设的成果体现。

气象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更高素质人才作支撑。在深化局校合作过程中,各方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联合培养气象现代化建设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以成立全国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为重要发展契机,全面梳理、系统谋划,推动气象专业学科建设发展。气象部门作为业务实践基地,与高校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加强继续教育与国际培训,构建了气象人才全周期培养体系。

以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走出校园,奔赴全国五湖四海的气象岗位。其中,中国气象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全国气象部门2024年度人才招聘会,近260家气象部门单位提供2300余个岗位,兰州大学举办西部高校气象人才高质量培养研讨会暨兰州大学气象专场招聘会,联盟成员单位及社会企业共带来近千个岗位。

更深入的交流带来契合度更高的同频共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引领,行业使命担当: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的南信大实践》、南京大学《天气学原理与实验》等精品课程不断涌现。更多的高校教师也通过局校合作平台站到世界舞台,履职国内外学术组织,发出中国声音。当各种创新元素流动起来,气象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创新生态也变得更为活跃。

合作共赢才有未来,深入交流融合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而有力的支撑。新的一年,中国气象局将全面深化局校合作,为加快气象高质量发展夯实科技和人才支撑。

(作者:赵晓妮?张洁?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